在昨晚结束的一场NBA焦点战中,波士顿凯尔特人队以108比104险胜迈阿密热火队,尽管球队最终取胜,但核心球员杰森·塔图姆的投篮表现却成为赛后讨论的焦点,全场比赛,塔图姆26投仅10中,三分球9投2中,得到28分9篮板6助攻,比赛中,他多次出现投篮选择随意、机会不错却未能命中的情况,引发球迷和评论员的广泛关注。
比赛第一节,塔图姆就展现出强烈的进攻欲望,一次快攻中,他无视队友的空位机会,在距离三分线还有一步的位置急停跳投,皮球砸筐而出,现场解说员直言:“这球选择太随意了,完全没必要。” 类似的场景在第二节再次上演:塔图姆利用挡拆摆脱防守,获得一个完全空位的三分机会,但出手后球却在篮筐上弹了两下滑出,镜头捕捉到他无奈摇头的表情,似乎对自己的手感也感到困惑。
“有些出手感觉很好,但就是没进,”塔图姆在赛后采访时坦言,“这就是比赛的一部分,作为得分手,你必须继续相信自己的投篮选择。” 他举例说,第三节一次后仰跳投动作完全舒展,球的弧线也很完美,结果却刷筐而出。“那种球十次能进九次,今晚偏偏是例外。”
绿军主帅乔·马祖拉对此显得较为淡然,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:“球员的手感起伏很正常,塔图姆今天创造了很多好机会,只是没投进而已,我们不能因为几个球没进就质疑他的决策,重要的是他始终保持侵略性,这对球队整体进攻是有利的。” 马祖拉特别提到,塔图姆在防守端和篮板拼抢上的贡献同样关键,不能仅用投篮命中率来评价他的表现。
技术统计显示,塔图姆本场比赛的受干扰投篮命中率为42%,而空位投篮命中率反而只有35%,与他赛季平均的48%空位命中率存在明显差距,投篮教练本·沙利文分析认为,这可能与近期密集的赛程有关:“球员疲劳时,虽然动作看起来标准,但出手时手腕的细微控制和腿部发力会出现偏差,这种毫米级的差异就足以让球偏出。”
热火队主教练埃里克·斯波尔斯特拉则从防守角度给出了看法:“我们确实有针对性地干扰了他的节奏,当他随意出手时,我们的轮转防守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无形压力,只是看起来像是空位。” 热火球员巴特勒也证实:“我们研究过他的习惯,知道他喜欢在哪些位置快速出手,所以会提前站位干扰他的视线。”
这场比赛暴露出塔图姆在投篮选择上仍需优化,知名篮球评论员斯蒂芬·A·史密斯在节目中指出:“超级巨星和普通球星的区别就在于对机会的甄别,塔图姆有能力命中高难度球,但如果能更合理地分配出手,他的效率会提升一个档次。” 数据显示,当塔图姆的出手发生在进攻时间剩余10秒以内时,他的命中率高达51%;而进攻时间剩余15秒以上的强行出手,命中率骤降至33%。
球迷们的反应呈现两极分化,一部分认为塔图姆作为球队领袖有权决定出手方式,另一部分则呼吁他应该更信任队友。“当杰伦·布朗和波尔津吉斯手感火热时,他应该多传球而不是执着于个人进攻,”一位资深绿军球迷在社交媒体上写道,多数人都同意:偶尔的投篮失常确实是篮球比赛不可避免的一部分。
从历史数据来看,塔图姆职业生涯中类似的手感波动并不罕见,上赛季季后赛期间,他就有过单场23投7中后,下一场立刻以31分率队取胜的自我修正表现,这种快速的调整能力,正是球队对他保持信心的原因。
随着季后赛临近,每场比赛的细节都显得尤为重要,塔图姆的投篮选择问题看似是技术环节,实则关系到整支球队的战术执行和化学反应,如何在高强度防守下保持效率,如何在手感不佳时用其他方式影响比赛,这将是他从一流球星向超级巨星蜕变的关键课题。
正如传奇射手雷·阿伦所说:“投篮从来不只是机械重复,更是心理博弈,真正的射手会在投失100次后,依然毫不犹豫地出手第101次。” 对塔图姆和凯尔特人而言,这场比赛的价值或许正在于此:他们既收获了胜利,也看到了改进的空间,在通往总冠军的道路上,这种带着瑕疵的胜利往往比一帆风顺的大胜更值得珍惜。